GiffGaff 手机卡的坑与填坑:一次跨运营商的通信之旅

前段时间,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了一个卖英国 GiffGaff 手机卡的店铺,果断下单,我以为一切都会很轻松,其实,这才是噩梦的开始。
我的手机可以原生支持 eSim,所以我也果断地选择了不要实体卡,这样还能空出来一个卡槽,付钱、选号码、扫描 QRCode、然后激活成功,结果发现在我老家的河南某四线小城市可以收到中国移动的信号,可以收发短信但无法通话,所以果断要求商家重新帮忙转回实体卡,问题依然存在,最后各种排错无果,所以就只好放弃,买卡的费用就当做交学费了。
然而回到我在东北的家之后,莫名其妙的问题全部消失,google 了一下才发现,中国移动的某些地方会限制 GiffGaff 的信号频段,可以说,我千算万算,也没想到是运营商的问题,然后又花了点儿时间重新换成 eSim 卡,问题才彻底解决,只是漫游费真的好贵啊🤣

你的?不是你的

最近看到了个新闻:据 BBC 报道,多名 YouTube 视频创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在上传 YouTube 约 12 小时后出现明显的画质变化,人物面部特征与身体状态出现不自然的锐化与变形,且六月已有人在社交网络抱怨该问题。YouTube 可能在未经创作者同意的状态下使用 AI 技术调整视频画质。
然而,YouTube 的编辑与创作者联络主管 Rene Ritchie 在 X 平台回应:
No GenAI, no upscaling. We're running an experiment on select YouTube Shorts that uses traditional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y to unblur, denoise, and improve clarity in videos during processing (similar to what a modern smartphone does when you record a video)
没有生成式人工智能(GenAI),也没有放大处理。我们正在对部分YouTube短视频进行一项实验,使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技术在视频处理过程中对视频进行去模糊、降噪和提高清晰度(类似于现代智能手机在你录制视频时所做的处理)。
所以,到底是有还是没有?这模糊的用词加上这华丽的辞藻,一看就是某些大公司的做派,话说回来,在手机录制视频的过程中,是否使用去模糊、降噪或提高清晰度不应该让我们用户来决定吗?

快使用 markdown

你知道除了 microsoft Word,还有一种更加优美且方便的给文档排版的语言——markdown 吗?快和我一起用起来吧。

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

“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”,这句话出自罗素的《西方哲学史》(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)。其原文是:“To be without some of the things you wa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appiness.” 翻译过来就是:“没有一些你想要的东西,是幸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”

薄荷般刺激:生活中的未遂冲动

“薄荷时刻”(Mint Moments)这个词,最早出自作家刘瑜的《非正式疯狂》。它形容的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冒出来的、突兀但又未遂的冲动念头。
我们心底多少都可能曾有过一些“搞事情”的疯狂想法:下雨天想冲出去淋雨。或者是在超市里,看到那些装满大米的米缸,手就忍不住想伸进去搅一搅,那种被大米包裹的感觉,好像能瞬间抚平内心的焦躁。又或者站在高楼的天台上,看着远处的风景,突然有一种想要大声呼喊的冲动,哪怕只是“Ahhhhhhhhh”这么简单,却好像能让自己清醒很多。
薄荷小小的,辛辣又有点刺激,能让人瞬间清醒,用来形容这些“突兀却未遂的野性小念头”,再合适不过了。
前些天,我买了一台二手电钢琴。快递的包装是个巨大的木箱,我一个人根本没办法把它从五楼搬下去。一边发愁怎么处理这个箱子,一边又忍不住想,要是半夜没人的时候,直接从五楼窗口把箱子扔下去,那一定很爽。当然,这只是想想,毕竟现实总是要顾及的。
还是前段时间,由于各种压力,我竟然晚上在北联大的走廊里大声的唱歌,现在想想,真的是非常社死,i'm sorry,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!
不过仔细想想,这些念头虽然荒诞,却也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。它们就像薄荷一样,虽然短暂,却能让人瞬间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刺激。